彗星46P/Wirtanen 東亞聯合觀測計畫

来自已删百科
本条目在中文维基百科被提出页面存废讨论
理由:非维基百科内容,疑似原创研究   提交时间:2018/07/12

彗星46P/Wirtanen是Rosetta任務的最初目標,但在2003年發射延遲後不久被彗星67P/ Churyumov-Gerasimenko取代。因此,關於彗星46P的研究工作在過去十年中為數不多。在今年年底,46P將到達它的近日點並且與地球非常接近,彗地距離約為地月距離的30倍。由於該彗星的高活躍度,預計它在此次的大回歸或將達到肉眼可見的亮度,這提供了一個研究其彗髮活動和結構的絕佳機會。氣體動力學模型和太陽風相互作用的磁流體模擬將有助於建立觀測和數據分析策略。本研究旨在引入一個三維模型以描述彗星46P / Wirtanen的全局行為。另一方面,也將啟動一項以東亞為主體的國際聯合觀測計畫,以全面研究46P。數值模擬和觀測預期能使我們更了解彗星與可能的太陽系起源。

2018年大回歸:千載難逢的近距離

在2018年12月12日,彗星46P將到達近日點(彗日距離約為1.05 AU)。大回歸緊接在近日點後4天發生,屆時彗地距離約為1150萬公里,即30個地月距離。如此接近的距離將使46P成為近代(1950年之後)以來第10個最接近地球的彗星。

彗星46P/Wirtanen:小而活躍

自1948年發現以來,彗星46P已有多次的地面觀測紀錄。在1995年,46P被選為羅塞塔計畫的目標,因此該彗星在1996年的回歸期間受到密切觀測,以便更好地確定其軌道和活動。 這顆木星族彗星有一個相對較小的彗核,在幾何反射率0.04的球體假設下,此彗核的有效半徑估計為0.6公里[1]。儘管體積小,但46P非常活躍。根據46P在通過近日點期間的觀測結果顯示,其水氣產量可達到每秒2 x 1028[2][3][4],高於以彗核尺寸和標準水汽模型推算的結果[5]

東亞聯合觀測計畫

此次聯合觀測將可涵蓋廣泛的波長範圍。表1總結了各天文台的預計觀測時間和觀測資料類型等細節。

天文台 觀測日期 波長 觀測資料型態 觀測者
慧眼HXMT (太空) 2018.12 軟X射線 Dr.霍
鹿林Lulin (台灣) 2018.12 可見光 多濾光片測光 Dr.林;Dr.章;Dr.夏
興隆NAOC (中國) 2018.12 可見光 光譜 Dr.林
紫金山PMO (中國) 2018.12 可見光 Dr.馬
上海SHAO (中國) 2018.12 微波 OH-18 公分譜線 Dr.利
新疆XAO (中國) 2018.12 可見光 多濾光片測光 Dr.劉
微波 Dr.王
雲南YNAO (中國) 2018.12 可見光 光譜 Dr.張

表1. 針對彗星46P 於2018年回歸的觀測計畫。

參考資料

  1. P. L. Lamy et al. (1998) A&A, 335, L25–L29.
  2. S. A. Stern et al. (1998) A&A, 335, L30–L36.
  3. O. Groussin & P. Lamy (2003) A&A, 412, 879–891.
  4. H. Kobayashi & H. Kawakita (2010) Publ. Astron. Soc. Japan, 62, 1025–1033.
  5. J. J. Cowan and M. F. A'Hearn (1979) Earth Moon and Planets, 21, 155-171.


外部連結

http://wirtanen.astro.umd.edu/